通知公告
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2021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30  阅读次数:

1.jpg

        2021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管理、产教融合等维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现将我校2021年度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于2004年经许昌市教育局审批、河南省教育厅审查备案成立,属民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原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2009年改为现名。
2004年建校后,历经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中心校区的迁移,现定址于许昌市建安区永兴西路,与新城学校共享教学用地。2018年,许昌根旺艺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位于建安区五女店镇的原许昌根旺艺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分校区(校外实训基地),用于音乐表演及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主校区占地30668.2平方米(46亩),建筑面积26200平方米,分校区占地16000.8平方米(24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主校区教学楼、实训室、多功能教室、餐厅、体育场等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拥有各种(类)图书44000册。分校区配有与教学、实训业务相适应的教室、学生宿舍、餐厅以及艺术表演大厅等教学和生活设施。
学校现开设幼儿保育、运动训练、计算机应用、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专业。学校设置办公室、教务科(含教研室)、学生科(含团委)、招生就业科、总务科等5个内部机构。
(二)学生情况
截至2021年8月底,在校生2037人。其中,18级学生68人,19级学生482人,20级学生1487人。在校生总体人数较去年持平,处于稳定水平。
(三)教师队伍
现有教师31人。其中专职教师25人,兼职教师6人。按学历分: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3人;大学专科学历7人。按职称分:高级讲师2人;讲师16人;助理讲师7人;双师型教师6人。
(四) 设施设备
计算机实训室2个,计算机82台,总价值43万元。
舞蹈实训室1个,约100平方米;含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电脑设备等,总价值18万元。
钢琴室1个,钢琴11台;总价值25万元 电钢教室一个,电钢琴20台,总价值10万元。
汽车维修实训室1个,汽修整车2台,汽车配件98种,总价值28万元。
多媒体教室10个,总价值110万元。 体育馆一个,面积约1000平米,各种设备总价值18万元。
演出服装110套,照相、录像、影像编辑设备21件,总价值6.5万元。
 二、学生发展
我校坚持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升学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培育工匠精神。同时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基本规范》、等文件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有梦想,爱学习、有专长,爱劳动、图自强,讲文明、重修养,遵法纪、守规章,辨美丑、立形象,强体魄、保健康,树自信、勇担当”的德技双修中职生。
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职业标准》《教育大纲》,设置每个专业、每个教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制定和调整、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落实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在抓好以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育的同时,抓好“三操两课”:三操即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操;“两课”是指业余社团课和晚自习时间的视频励志课。“三操”以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两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拓宽视野,明晰“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如何立志”等为主题的德育、审美教育为目标。
(一)学生素质
由于加强和改进了德育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觉悟得以提高,总体体现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立志成才价值观深入人心,刻苦学习的氛围有所增强,团结互助蔚然成风,早操、课间操学生出勤率达到98%以上,社团活动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学生参与率100%。学生养成了按时作息、按时上课、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行为习惯。由于加强和改革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使文化课、专业课合格率提高到95%和90%;学生管理实行“班主任+教官”双重管理模式,班主任在德育课程及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官在日常行为管理、生活作息习惯等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校体验
  学生在校的满意度是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2021年我校通过三项主要措施提高学生在校满意度。首先,持续改善办学环境,针对校园小的特点确定打造小而优、小而精的教学生活环境,2021年在改善教学及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幼儿保育等相关专业实训室,增设手工实训室、美术实训室、国学实训室等提升相关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其次,通过打造优质课堂,提高课堂吸引力,学校制定优质课评选奖励政策,提高全校课堂的优质率。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增加课堂干货,使学生的听课兴趣大大提高。其三,大力推进课外活动开展,成立各种社团,使学生兴趣特长得到培养展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三)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中职生资助政策,全额、及时将免学费政策落实到位。在招生环节就大力宣传中职生免学费和贫困生助学金政策,使每一个学生都耳熟能详。实施资助政策以来,我校做到应发尽发、应享尽享,学校没有发生过一次免学费引起的纠纷。合理运用助学金政策,使其发挥鼓励先进,资助贫困的作用,把党和国家资助资金全额、及时地用到学生身上,起到助力人才成长的作用。
(四)升学(就业)情况
我校自今年起调整办学目标,从以就业为主调整为“坚持升学和就业双重导向,以升学为主要目标”,重点打造优质高职、本科升学体系,让学生既有一技傍身又有高学历保驾护航。我校通过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校园活动、主题班会等行为营造升学氛围,强化学生升学意识,调动学生升学积极性,因此我校毕业生90%以上有继续升学深造意向。2021年我校18级学生升学率49%,就业率51%。
(五)职业发展
好的教育应该是关照到学生一生的教育。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做人的教育,重视立志教育。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辨别能力、行动能力作为人才的四项基本能力重点培养。重视学生职业规划,上好职业规划课,职业规划课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个人兴趣爱好、升学就业意愿,分别指导学生撰写《职业规划书》,鼓励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根据我校办学目标,20%本科升学,70%专科升学,10%就业,最终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及特长找到适合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设有幼儿保育、运动训练、计算机应用、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专业。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思想,确立了“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注重质量建设打造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方向。学校成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定期进行市场调研,组织专题研讨,设置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淘汰老旧专业,增加新专业。先后淘汰数控技术应用、建筑技术应用等专业,重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及人文艺术专业群,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幼儿保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优质专业。
1、探索专业建设发展长效机制,在持续调研的基础上,让专业建设紧贴行业企业,紧盯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让专业建设内在要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教师队伍等始终适应市场,保持活力。
2、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国际数字技术产业学院。
3、学校今年成功申请1+X证书考核试点院校。
(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1、加大教学质量奖励力度,教师基本工资之外的奖金部分70%以教学质量奖的形式发放,制定优质课程评定奖励办法,成立由教学校长、教研教学专家、学生代表组成优质课程评定组织,接受任课教师优质课评选申请,经常性的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最后以任课教师上课的优质率决定该教师的教学质量名次和教学质量奖获得额。
2、制定学校内部的教师职称晋升体系,筑建靠教学质量逐步晋升的阶梯,最大程度地吸引教师致力教学研究和质量提高,引导教师走出一条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的职业化教师之路,使教师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奉献于学校成全于学生。使全校形成教师靠教学质量晋升成长,学校靠教学质量生存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3、实施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把各类各级比赛成果、学生升级、升学成果,学生优秀作品、培育出优秀学生纳入奖励范畴。比赛获奖按获奖级别、名次给奖;学生校内升级(实为不流失考核)按升级率评优给奖;升学成果,按照单招普通大专、单招优质大专、对口升学优质大专、对口升学普通本科、对口升学优质本科、普招普通本科、普招重点本科、出国留学等层次给出不同级别奖励政策;学生优秀作品按照作品价值和影响力给奖,培养出优秀学生,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励给辅导教师不同级别的奖励。
4、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我校与多家幼儿园签订幼师实习基地,依托专业课学习、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资源的改革更新,培养双师型标准人才。
5、高度重视单招、对口升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组织学生进行单招、对口升学考试集中复习辅导。突出语文、数学、英语及职业知识的复习提高,以突破对口升学、单招考试为主攻目标,对任课老师提出教学任务要求,辅导内容筛选,辅导成绩排名。对参训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培训。在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和全体任课教师精心管理、用心施教的共同努力下, 2021年我校18级参训学生33人,升学率100%,均考入理想大专院校,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的目标。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定每学期教师培训计划,规定每期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2021年暑期在市教育局的组织下组织各岗位教师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在岗班主任培训、全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等,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岗位技能。这些培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增强了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大大激发了全体教师做职业教育的奋斗者的工作激情。
(四)大力推进1+x工作
我校于2021年上半年成功申请成为1+x证书试点院校,申报方向为web前端开发(初级),在今年下半年又和工信部签订了考核站点协议,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考核平台,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其个人综合能力。针对1+x工作的开展,我校成立了相关的工作小组,有专人负责考务工作以及技术支持,一方面学校在现有机房条件下,按照web前端开发(初级)考务手册要求,加装考场监控、监考机及考点机,完善考生机的配置,另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帮助报考学生(共计8名)可以顺利通过今年12月份的证书考试。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会多申报适合本校学生的其他职业等级证书,进一步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规范管理情况
1、抓好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稳定有序
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学校严格执行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级教学检查制度,教务处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进度和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坚持巡课制度,实施学生评教制度,及时了解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
2、强化学生管理,着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管理能力。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坚持每周学生管理工作例会,大力贯彻实施班主任考核方案,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定期组织校级优秀班主任评比。
全面开展学生常规管理,促进学生日常管理上新台阶。学校与军事拓展公司合作,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守规范、树责任,做到“仪表有规范、礼仪有规范、作息有规范、活动有规范、学习有规范”,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与言谈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
组织全校性的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拔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愉悦学生身心,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严格规范财务、后勤管理工作。遵守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收费行为。认真组织财会人员学习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帐目清楚,程序合法,财会人员实行办公无纸化。
做好后勤服务常规,为教学活动提供可靠保障。严格购物制度。教学办公物资的采购工作,本着“既满足需要又注重节俭”的原则,执行“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制度,保证教学正常需求。学校及时对教室内的玻璃、门窗、电器,宿舍水电等进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德育工作
开齐开足德育课,坚持每周一节班会课。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三风”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全校师生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
1、实施德育课改革
在做好日常德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晚自习时间推出学习励志教学视频项目。引进网络教育视频内容,如:《大国工匠》、《四史系列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我是演说家》、《超级演说家》以及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法律频道《天网》、《夜线》、《一线》、《法律讲堂》等,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心智。以班会为主要载体,先后开展了“红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主题班会,以及“我们一起学党史”故事会和《手抄报》比赛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主题公园,传承红色基因,以生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改变传统德育教育的刻板形式。各项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做示范引导评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功能的理解感受。
2、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每周一主题,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传统文化大赛、摄影比赛、三国故事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唱响青春合唱比赛、传统文化名句比赛、元旦主题文艺汇演、幼师专业汇报演出。
设立校学生会,分为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设立5个工作部门。每周召开学生会工作例会,针对日常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为学生会干部培训高效机制的管理方法,学习积极向上的管理理念。促使学生上下一心,积极为所在岗位奉献力量。实现自我管理。
(七)党建情况
目前,学校拥有党员4名。学校于年底前申请成立党支部,届时将按照要求开展党建和党务活动。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021年,我校着重与河南厚溥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河南厚溥是一家以IT培训为主业的教育类科技有限公司,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培训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实力,我校于2020年12月2日与其签约合作,合作的总方向是在5年之内把我校办成一所学校与企业共同持股的股份制学校,目前厚溥公司进行的项目有:
1、参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的设计决策;
2、主持日常教学管理和校招生工作;
3、投入资金对办学环境、教学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4、对教师进行职业化、专业化培训;
5、对在校学生的实训实习给与师资、设备、场地的支持;
6、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升学通道。
为企业培养使用人才,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是职业教育的最终选择,我们相信,通过校企合作,我校的办学质量会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二)构建国际数字技术产业学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教职成〔20207 号)等文件精神,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加快产教融合的步伐,充分发挥校企各方的优势,使院校教学与企业设备、技术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我校于今年你11月份与河南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国际数字技术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双方的努力,国际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在建设周期内逐步完成如下建设预期:
1.保障数字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乙方及乙方数字技术合作企业联盟根据企业人才及技术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进行实时更新。
2.快速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既包含学校教师,又包含企业工程师。确保产业学院教学实施方案及教学质量。
3.形成行业规范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标准。全面对标国家双高建设要求,每年输出专业标准2-4个;每年输出或更新教师认证标准2-4个;每年输出或更新实训室建设标准2-4个;每年输出或更新课程标准5-8个。
4.通过产业学院共同申报技术科研项目,形成项目软著,项目软著不少于5个。
5.深化产教融合,推进1+X证书,德技双修,培养新时代的“卓越数字技术工程师”。“1+X”证书制度试点不少于2个,“1+X”通过率不低于80%,努力形成高水平产教融合型企业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不少于2个;在线网络平台课程不少于4门;校企“双元”教材不少于5种;努力形成校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各类技能大赛获奖不少于3项。
6.保障学生实现高品质就业,产业学院合格毕业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质量就业)率达80%以上
7.生源质量和规模稳步提升,国际数字技术产业学院生源规模不低于300人。
8.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化服务,给予本地数字化企业数字人才、数字技术、数字平台等方面支持,同时开展数字技术社会化培训与认证。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坚持在校学习5个学期、一个学期赴企业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安排实习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顶岗实习由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学校制订《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就业学生“三跟踪”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每学期,招生就业处对实习学生开展调研,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工作。在实习前由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方面教育,并进行德育、理论、技能、安全四项考核。实习学生经考核合格后由招生就业处统筹安排并由相关教师安全护送到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实习企业与本校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期间,由招生就业处、班主任组成实习学生管理小组,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教学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生活指导等工作,实施“三跟踪”(跟踪管理,跟踪服务,跟踪教育)服务。通过“三跟踪”服务,一方面,学校能及时为实习学生解决生活和实习中的困难,让他们能在企业安心实习;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与企业深入交流,听取企业对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学生管理和专业建设服务。“三跟踪”服务工作,使得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用人单位称心,实现了学生、家长、社会、企业和学校均满意的共赢局面。
五、社会贡献
2021年学校承担教育厅、局下达的1000人的社会职业培训任务。截至11月底,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065人。其中,按培训专业分,计算机应用专业460人,市场营销专业305人,电子商务专业240人,会计事务专业60人;按培训对象分,岗前培训450人,再就业培训215人,职工岗位培训280人,在校学生培训120人。
分校区的唢呐表演专业师生学生多次参加社会的公益性演出和活动,同时在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上起到一个很好地带头作用,展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其中,参加市教育局主办的“职教活动周”文艺汇演,获得领导和参观群众的的一致好评;杨根旺、杨文博老师创作的大型器乐协奏曲《大河随想》获得河南省优秀创作奖;杨根旺老师创作并演奏的器乐曲《中原风》受邀参加2021春晚,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和高度评价。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作为民办中专,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申报各专业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和学生公开收费标准,学校足额收费,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政策措施
市政府、市教育局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了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学校建立了考核和问责机制,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促使教育发展环境最优化。
七、特色创新
(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
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收看《法制教育》、《我是演说家》等专题栏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矫正了学生的不良习惯。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我国国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理念,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升学或就业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
    学校扎实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真正实现了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企业转的办学新方向,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学生、家庭、企业、学校、社会五方互利共赢,不仅有着积极的经济效益,也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
(三)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教官24小时陪伴学生,与学生一起整理内务,上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安全。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基础条件亟需扩充完善。学校现有校园面积偏小,校舍不足,学校的扩容能力建设仍需加强。
2、两大专业群专业单一,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师紧缺,专业教师缺口较大。
(二)工作建议
1、加快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验实训设备,提高专业培养能力。
2、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专业培养水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依托“专任与兼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开展多媒体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6、扎实推进非遗传承工作。原许昌根旺艺术学校作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分校区(校外培训基地),是许昌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之一,是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公出成果”做好非遗传承工作。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滨河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东300米路南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7426号-1
版权所有:许昌信息工程学校(原许职附属中专)

招生办电话:0374-6071818 13949833456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