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教学科是学校的核心职能部门,在学校的整体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它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导向,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教学科紧密围绕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致力于构建科学、高效、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完善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革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负责教师的招聘、培训、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
安排教学任务,调配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负责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组织教材的征订、发放和管理工作,保证教材的及时供应和质量。
组织教师与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像中等职业教育竞赛、优质课比赛等,全面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日常行政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程安排、教师课表编排、学生选课管理等。组织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收集和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学生的成绩管理、证书发放等工作,确保学生学业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承担语文、数学、英语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基础课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活动,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负责思政、体育、历史、劳动教育等公共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研究。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专注于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开发、平面设计、数据处理等。紧密跟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组织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涵盖学校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如电子商务、幼儿保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岗位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近年来,我校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理念,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成果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的有力推动下,学子们不仅在学业成绩上取得突破性进步,更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展现出令人欣喜的成长态势。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创新型教学团队。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践行项目化教学。同时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参加省市级和国家级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紧跟职业教育发展脚步。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动对接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科技引领、产教融合、动态优化"的专业建设机制。目前形成数字科技、智慧城市、现代服务、人文艺术四大专业群,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让学生同时掌握"硬技术"和"软实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校企合作路径,与知名企业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化合作平台,形成了"人才共育、资源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校企双方在专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重构、实训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使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实践能力赢得用人单位广泛赞誉。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滨河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东300米路南
招生办电话:0374-6071818 13949833456
版权所有:许昌信息工程学校(原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
微信公众号
抖音账号
快手账号